卷首语
2015-07-28 09:05:39    来源:大酒店传媒

德大西菜社


上年纪的人喜欢怀旧,就像年轻人喜欢追逐时尚。上海延安东路边上的德大西菜社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年长者怀旧又让年轻人将海派文化当作时髦追捧的地方。

德大西菜社是沪上老牌西餐厅,从上海当年的老派小开到穿着西装来旅游的外地游客,这个代表了过去和现在的上海西餐,就是今天上海本地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十五元一份的罗宋汤,二十五元一份的炸猪排,比起五星级酒店的西餐或是知名的牛排店,德大的西餐称得上实惠,重新装潢修缮过的餐厅,以深咖啡色的牛制墙板和隔断将餐厅气氛装潢得厚重,隔间木墙颇高,看不到隔壁的客人,却可听到一口上海话的聊天。一楼大厅近二十张餐桌,坐的都是一些在此喝咖啡的本地客人。不像丽思卡尔顿的大堂咖啡厅,也并非星巴克或太平洋这类的咖啡厅。这里的气氛要像一家本地的茶馆,客人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如同上海本地纪录片电视频道里介绍的,他们在这里聊“时事,房价和闲谈”。当然还抽着香烟,楼上的十五六张桌子似乎更像为食客准备的就餐区。

“最好记住,肠胃统治这个世界”丘吉尔的名言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上海,德大西菜社就是这个名言菜种的诠释,德大西菜社里吃午饭的客人们一半是本地对西菜仍然不能忘怀的老主顾,一半是外地人慕名来尝鲜。

以为上了年纪的老者,将眼镜放在桌子上,旁边放着一本书,和一杯咖啡,浑浊的眼睛望着窗外。另一位三十岁的中年男人匆匆进屋,转眼已坐在窗边的桌旁,一杯咖啡和塑料袋一起并排放在桌上,似乎在等朋友。其他桌子上坐的都是中老年顾客,人手一杯咖啡,在不甚暖和的一楼坐着聊天,没有人脱掉羽绒服,甚至围着围巾和帽子,这是江南人冬天的习惯,因为大多数条件下江南冬日的室内外温度是一样的。客人相谈甚欢,和西餐与海派文化都不相关的一种上海本地咖啡馆的独有味道。其实“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德大西菜社一楼喝咖啡的人们,很好反映了上海本地人的一种随遇而安,有点洋味也有点江南,有点小资,在混合了烟雾和咖啡味的大厅里,享受自己的生活。《逍遥游》里所比喻欲望有限,极易满足,在这里可以得到真实的体现。

比起在国金中心Morton牛排馆那可以看到黄浦江景的气魄,德大西菜社更显局促和大众化,但不影响这个从十九世纪就开业的西菜馆继续生存。二楼的餐厅里那些餐桌前坐着的客人,很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德大西菜社的主人们是怎样一种食客,有几桌客人在旁若无人地讲着上海话,显得那么自在与舒适,很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意思。另外几桌有一身装备来沪旅游的北方人,还有两个九零后女孩子。将苹果机放在餐桌上,边看着热播电视剧边聊天吃饭,仿佛是在告诉人们西餐也是可以这样吃的。当然对此见怪不怪的德大西菜社服务员们亦淡定自如,本地客人一律上海话应答,外地客人则改成普通话,其中不卑不亢,应付自如,倒也有种百年老店的风格。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来上海小住,本地亲戚热情邀请出外吃馆子,换了两次公交车,来到德大西菜社,那时这餐馆的地位乃是今天福楼、莫顿店的地位。类似莫斯科餐厅开在北京的意思,是少有的可供各位崇洋媚外之辈享受西餐的好去处。依稀记得大厅人声鼎沸,临街的靠窗座位,可看到大街上的电车和骑车的人。吃的什么已不记得,大约是红焖牛肉之类,所以至今仍然对中国西餐厅里的红焖牛肉情有独钟,也对那浓浓黄油味道记忆犹新。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请客的亲戚脸上的自豪,言下的意思:好吃吧,北京肯定没有,德大西菜社是南北餐饮文化区别的一个筹码,让人难以忘怀。

今天的莫斯科餐厅也好,德大西菜社也好,其实都是代表了一段历史,这历史已经逝去“而今迈步从头跃”是那些可以在自己厨房里烤制葡国鸡饭或是西餐糕点的年轻人的时代,西餐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西方生活方式。炸猪排和浓香咖啡也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德大西菜社也从小资小开们的神话步入寻常百姓家,只是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德大西菜社所代表的历史已然远去,剩下的我们这些过客在观察它可以给我们的味蕾留下什么记忆。

走出德大西菜社,云南南路上有很多本地的餐馆,五芳斋,小绍兴,最让人注目的就是“大壶春”生煎,虽然店面狭窄,但不影响生意。客人们排队排到街上,再看看德大西菜社的牌子在远处街角,不由得想买大壶春生煎到德大西菜社喝咖啡,那感觉和味道一定不同。



大酒店2015年5月刊